学霸从一线工人干起 谢邦鹏儿时的梦想就是做一名工程师,从小就对电力表现出浓厚的兴趣。1999年,谢邦鹏以高出四川录取线40分的成绩考上清华大学,读“电气工程及自动化”专业,后被保送至中科院读硕博。2008年博士毕业,谢邦鹏做出一个令人意外的选择—到国网上海浦东供电公司做一名电力工人。 2009年初,刚刚参加工作的谢邦鹏,被“现实”狠狠地给了“闷头一棒”。虽然熟知工作原理,但第一次进入工作现场,谢邦鹏却只能“傻站”在一边。为了提升自己的实践能力,他一边翻看各种工作规程、说明书,一边主动向班长“要活干”,很快成了班组里的“劳模”:拧螺丝最多、接线头最多、看图纸最多、做笔记最多。从“零技能”菜鸟到操作“达人”,谢邦鹏用了一年时间。 暴走“丈量”供电路径 2010年世博会期间,谢邦鹏从一线班员成长为现场工程师,被抽调去参与世博区域变配电设备的运行维护工作。谢邦鹏把世博区域各站点的全部供电路径走了一遍。“每天走二三十公里肯定有的,一天下来非常累。”除了走路,谢邦鹏还要钻进每一个变电坑道查看设备,坑道里常有积水,经常出来后就是一身泥水,“现场不可能换衣服,湿衣服也要穿一天。”最终,谢邦鹏和同事精确绘制出了数千条线路的接线图。 2011年,29岁的谢邦鹏当上了继保班的班长。三年里,谢邦鹏带领团队申请了27项发明创新专利。同时还发表了7篇EI、核心期刊收录的科技论文。 (稿件源自中国文明网“好人365”栏目) 沈阳晚报、沈阳网记者 刘莹 整理 |